January 26, 2025

CMM.HK

Podcast Network

寬頻很慢

如果你付了月費採用特定網速的家居寬頻 plan,仍然得不到應用有的上網速度,如何是好?美國有位老人家Aaron Epstein就花了一萬美元在《華爾街日報》刊登四分之一頁的印刷廣告,以公開信方式向美國AT&T行政總裁John Stankey表達他對當地上網速緩慢的不滿。結果錢真的花得其所,不但得到Stankey的親自回覆,還在一周內得到光纖入屋的待遇。

Epstein的公開信指,在他居住的地方網速只有3Mbps(比香港的村屋所得到的8Mbps網速還要慢),但AT&T在其他地區已提供100Mbps寬頻。對此,他作為一位用上該公司服務逾半世紀的老顧客,深感不滿,冀望透過廣告讓Stankey知道,過去向服務員反映的問題並無得到正視。

為快速解決這投訴,Stankey親自致電Epstein了解問題,並安排鋪網程序及在一周內完成,回應了他的訴求。不過,Epstein在首12個月還是要付45美元服務費,其後每月還得繳交65美元費用,享用約360Mbps下載及上載速度的寬頻服務。據報道,幸得Epstein今次的付出及努力,他鄰居的200萬個住宅將在今年內同樣有機會有光纖覆蓋。

5G是替補方案?

香港的光纖寬頻入屋覆蓋也未非百分之百,部分大廈只有特定的服務營運商,沒有選擇自然要付較昂貴的月費。村落更是重災居,因為幅員遼闊,每幢村屋住戶數目少,導致鋪設成本相當高,令服務營運商遲遲不願開拓這市場,使得村屋及遍遠地區的居民叫苦連天。

直至5G出現,看似找到攜號轉台替補方案。但基於公平使用政策指引,現時各大流動網絡服務商都未有真正的「全速無限」,即是超過特定用量,網速也會被減慢,結果還是要看著用,體驗仍及不上使用光纖寬頻般可以無拘無束。除了這問題,不少村屋住戶都反映,5G覆蓋也非全面,就算在家收到,也得要看訊號是否夠強,不時要在窗邊才有較佳的收接,走入內廳或關上房門,訊號頓時減弱。因此,是否用5G代替,要先查明居住地的真正5G速度。

要說5G是光纖寬頻的代替品始於太早,而且兩者各有自己的技術特色,是互補會準確一點。至於村屋及遍遠地區的市場,對網絡服務營運商來說,應該是雞肋吧!

Copyright © All rights reserved. | Newsphere by AF themes.